轉載自:豬業健康導刊 作者/ 張涌 甄云肖

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走出來的,沒有無源之水,也沒有空中樓閣。佰高威盛中國區技術總監席祖義博士就是這樣一個腳踏實地地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的畜牧人,科班出身的他鞠身于豬場20多年,從基層工作干起,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滴的積累,充實自己。他經過積年累月的實戰,已經具備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水平,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實戰管理專家。
一直期待采訪席總,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如愿。退而求其次想做一次電話采訪,又感覺欠缺些什么,就這樣一直拖了下來,終于在李曼養豬大會上遇到席總,便圓了和席總暢談之夢。
席總會上的時間安排的很是緊張,但當我提出采訪要求時席總很痛快地答應了,寒暄幾句,便直奔主題。
“我在大學學的是獸醫專業,畢業后分配到了湖北省宜昌市畜牧局。當時單位組織活動,單位職工到基層與養豬場緊密結合,當我和豬場緊密接觸之后,就不想再回到之前坐辦公室的那種狀態了。”席祖義回憶說,一旦真正接觸豬場后,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就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安逸穩定的工作環境。在那個年代,他算是為數不多的敢于“吃螃蟹”的人。正是憑著這股執著,在豬場一干就是十幾年,席祖義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所學和擅長,做的一直都比較得心應手。
剛一開始,席祖義在本地的地方黑豬保種場工作,由于席總兢兢業業恪守工作職責,工作業績出色,不久便當上了場長。2年多之后的1998年,憑著過硬的技術,出色的業績,他就到規;i場去工作了,不到5年時間就做到了總監級別。
直到2006年,席總離開了投身10多年的豬場,投身于動保行業。席總進入動保行業緣于龔照先生的“慧眼識珠”,邀請他進入了當時全球排名前十的外資動保企業先靈葆雅,先靈葆雅和英特威合并后,2007年席總又加入了默沙東動保公司。2012年7月,席總正式加入佰高威盛(上海)動物藥業有限公司。
從機關單位到傳統豬場,從規;、現代化豬場到外資動保企業,席祖義的人生職場有兩次重要的取舍和轉折,他不但順利實現了個人的職業發展的步步上升,更重要的是在厚積薄發的實踐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案,在思想和認識上不斷開闊與提升。
從動保手段轉移到畜牧手段
優秀的養豬企業成就在于打造優良的母豬群,要想提高母豬繁殖性能,必須在免疫營養和繁殖營養兩個方向進行突破。席祖義說,養殖場經常要面對的主要問題:一是后備母豬的馴化,后備母豬的馴化靠的就是隔離以后的時間,把它的自然排毒做好。二是母仔之間的傳播,包括胎盤傳播和哺乳期間的接觸性傳播,要嚴格把好這一關。三是豬與豬之間的傳播,即生物安全,這需要豬場的管理人員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像溫氏集團做的兩點式、多點式、公司加基地等模式。四是建立整個豬群自己的健康防線,包括各種疫苗、營養以及環境溫度的控制。
伯高威盛一直注重現代化,著眼于未來,真正想幫助養殖戶實現價值最大化。在大量的調查中發現,目前養豬場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原因與藍耳病的感染有很大的關系,當豬只感染藍耳病病毒以后,會顯著降低豬只機體對于疾病的抵抗力,易發生繼發感染,從而大量使用抗生素進行預防和治療。如果能夠有效控制好豬場藍耳病,則能夠明顯幫助養豬場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希特力”是佰高威盛近40年成功研發的歐洲新型的抗囊膜病毒產品,經過實驗和大量臨床使用表明,可以有效幫助豬藍耳病毒(PRRSV)陽性豬場提高生產成績,顯著減少抗生素使用量:第一,能夠幫助母豬清除體內游離的豬藍耳病病毒(PRRSV),降低病毒血癥;第二,防止病毒的垂直和橫向傳播,預防斷奶豬感染、發;第三,增強母豬哺乳階段抗病能力,提高泌乳量,達到母豬生產潛能最大化,仔豬生長成績最大化。
“希特力真正結合了綠色食品的需求,結合了抗生素和未來糞污的環保處理,不含細菌,也可以進一步的減少消毒藥。”席祖義強調說,當然不是說用了“希特力”就完全解決了豬場藍耳病的所有問題,但是我們能夠把母仔之間的傳遞這關鍵的一環做好。使用該產品之后效果非常明顯,首先,在斷奶當天母豬身體是相當健康的,卵巢發育好,發情比較及時,基本上在斷奶后72h之后便開始進入發情狀態。然后下一胎排卵,明顯的產仔數比較好。其次,是斷奶當天這一窩的仔豬是相當作秀的。從抗原檢測上面,經過嚴格的PCR引流定向分析來看,它不帶毒,并從母體那里接受了非常好的母源抗體。第三,由于母仔健康,生物能力強,乳腺發育好,仔豬斷奶體重大,自然就有天然的抗病能力,抗病能力就強。
另外,“萊力舒”在豬場防控腹瀉方面,可以減少病毒在腸道內的數量,減少感染壓力。“仔豬斷奶后的換料,飼料的形態是斷奶仔豬最大的應激源。”席祖義進一步介紹說,一是飼料物質發生了變化,由原來液態的動物蛋白變成了固態的植物蛋白;二是腸道菌群,奶水中含有大量的乳酸,所以它的腸道中大量活躍的有益菌群就是乳酸菌。當使用芽孢桿菌、雙歧桿菌、大腸桿菌、鏈球菌來替代乳酸菌的時候,它的腸道一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時候用“萊力舒”就可以把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等有害菌壓制住。
“我們主要是把健康管理的思路,從過去的動保手段轉移到畜牧手段上面來。動保手段就是防和殺,使用疫苗主要是消滅、清除。畜牧手段就是靠“養”來提高它本身綜合的繁殖力和生產力、抗病能力,回歸豬的本身。”席祖義說我們有一個“清靜計劃”方案,主要講的就是母豬的管理,重視膘情管理、營養補充、乳腺發育、奶水供應。
“這個營養理念是我們不斷向歐洲學習來的,在歐洲學到很多包括原來想都不敢想的東西。”席祖義舉例說,比如在喂法上,現在是單餐喂養模式,原來母豬一天喂2次,現在一天只喂1次。歐洲為什么可以做到無人豬場?是不是有自動化的電腦在控制,用設備來喂?德國是自動調好之后,定點放料。但是有些國家的豬場竟然做到2天不喂料,3天喂1次,豬的繁殖力沒有下降。國外專家解釋說,豬在野外生活的時候,7天才進一次食也能活。歐洲豬場真的就是周末休息,沒有人喂料,豬就只喝水。一次把3天的量喂進去,因為豬胃的容量是非常有可塑性的。“中國養豬在實用技術上,實際上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學到手。”席祖義感慨的說。

要做順應時代的企業
在政策環保嚴控的形勢下,一些養殖企業怨天尤人,還有的茫然不知所從。“我們公司的龔照總經理之前開會時講過一個主題:沒有什么先進企業和后進企業,只有順應時代的企業。”席祖義說,時代需要你,如果你不順應時代,再大的企業一夜之間也會垮掉。為什么有些豬場一夜之間就不讓干了?歸根到底還是企業達不到要求。
“我原來和很多養殖老板說過,養豬企業的盈利本來一直還是很好的,除了個別的,整體上來說養豬企業老板的社會責任感并不強。最起碼不要把自己的豬場搞的那么臭,只要用心了,這些問題是可以通過技術解決的。”席祖義舉例說,大概10年前,豬場如果處在風口的位置,基本上沒有經過任何遮擋,豬場的臭味就四處蔓延。如果在豬場出口那里搭一個架子,上面蓋上遮陽網,搞的嚴實一點,再加上飼料配方做的更合理,根本就沒有臭味。席祖義說,“我們也走訪了一些讓強制搬走的企業,有的豬場和居民區距離不到300米,對居民生活影響很大。因此,豬場要做好基本工作,否則不順應時代就會被關掉,哪怕覺得委屈。”
有時候,我們說要順應國家改革的要求,其實有些東西是我們自己之前太‘左’了,企業需要反思自己。”席祖義舉例說,農業過去一直要全靠畜禽的糞肥,俗話說得好,“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而今為什么畜禽糞肥卻成了污染物?這和企業的濫作為有關,比如說重金屬超標,大量抗生素的使用,使畜禽糞尿用在土地之后發現分解不了。沒有充分發酵的生糞沒有肥力,板結的土地的反而對植物也有害。
“在當今執行到位的政府的領導下,還能蒙混過關嗎?所有的豬場老板、服務養豬的企業,現在真的不能再空想和抱有僥幸心理了。養豬企業別無選擇,只要想通了,企業一定不會成為曇花一現,而是會成為能夠有所建樹的企業。”席祖義說,在環保上面:第一是減排。首先,在保證豬生長繁殖的情況下,盡量減少飼料和水的使用量,相應地干物質少了,這叫減排。而在過去,雨水、沖澡的、沖圈的、豬飲水不合理漏掉的水都混在里面。其次,大劑量的給母豬用高蛋白的豆粕,我國養了世界上60%的豬,卻用了80%的豆粕。豆粕作為添加劑只有7%,而我們達到了20%。第二是處理。處理不只是處理技術、設備、糞污的問題,關鍵是畜禽糞便含有重金屬、消毒藥、抗生素而不能發酵。這些是一脈相承的,最后都歸結到豬的健康上面,即最基本的正常養殖層面上來。
后抗生素時代的領航者
佰高威盛(上海)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資的動保新貴,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成為后抗生素時代高端動保產品的領航者。
“我們公司不是移植的,是扦插的。我們就是一個扦插的樹枝,原來沒有根,現在生根了,而且上面抽穗了,基本活了。”席祖義自豪地說。
這是席祖義對佰高威盛在國內發展的一個形象比喻,佰高威盛進入中國至今五年時間了,當時訂的五年計劃都一一實現了,就市場成就和行業影響力來說,比當初的設定還要好。下一步就是讓他茁壯成長,能夠抗風抗寒。佰高威盛扎根中國的問題已經解決,未來的五年,才是企業真正能夠發展壯大的關鍵。
“我們提出做后抗生素時代的領航者。”席祖義說,并制訂了具體的針對性實施策略:首先,公司的中外技術專家團隊深入一線,真正走進養豬場的豬舍中去,幫助客戶提高飼養管理水平,從而切實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其次,把公司關鍵客戶的技術場長邀請到國內外先進農場中去進行參觀、交流和學習。
畜牧行業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了保障動物產品質量和公共生物安全,2017年4月30日農業部發出通知禁止在飼料中添加硫酸黏桿菌素,6月指明要實施“退出行動”,中國獸藥典委員會也在6月發布通知,建議停止使用氨苯砷酸、洛克沙胂、喹乙醇等。在禁抗的大背景下,中國的禁抗之路雖然起步較晚,但隨著消費者對安全食品的推崇,在飼用抗生素的限制上亦在不斷完善、努力、踐行,無抗飼養模式也被正式提上日程。
席祖義闡釋了無抗時代的內涵。他認為,所謂“無抗時代”就是在整個養殖生產中體現以下三點:一是不能用抗生素來作為添加劑促進豬的生長而提高飼料報酬。二是通過加強母豬、種豬或整個豬群的營養管理,關鍵疫苗、關鍵添加劑的構成,來打造一個特異性和非特異性的抗體。通過環境的控制,來減少感染壓力,使豬不生病或少生病,這樣抗生素就少用了。三是當無抗時代到來時,豬場里仍然會有抗生素的影子,但主要用于臨時發病個體的治療。
“過去還有個理念,養殖場可以用抗生素但必須做到一定的停藥期,即養殖前期可以用抗生素,但要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將抗生素代謝出來,從而達到出欄時在豬體內檢測不到抗生素。但我認為那不是無抗理念,包括有計劃的群體性的使用抗生素,說明從其他的環節上沒有管理好。另一方面,動物和環境是復雜的,因為個體差異方面出現的疾病,有治療價值的是可以用抗生素的。”席祖義補充說,尋找替代抗生素產品的理念也是錯誤的,因為單純的找抗生素的替代品,整個健康養殖理念依然構建在抗生素使用的模式上。
面對后抗生素時代即將到來的新局面,佰高威盛立足于“后抗生素時代安全畜禽食品生產”的理念,將企業定位于動保后抗生素時代的領導者,倡導更多的企業做綠色環保,走健康綠色食品之路。通過與養豬產業發達國家的對比,佰高威盛提出,未來決定規;i場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不是市場,而是是否真正做到了環保,是否真正做到了對養豬人才的培養,是否真正做到了母豬生產效能的提高,是否能真正完成從對抗生素依賴的養殖向后抗生素時代的養殖轉變。
(責任編輯:admin) |